《大明烟火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爱尚小说网23xs1.com

如果老朱自己偶尔吃一些,或者是悄悄的吃,那自然没有问题。

但是让老朱公开宣扬他吃这些东西,甚至还要哄传天下的话,他就不愿意了。

有些话好说,但是不好听啊。

这些东西是什么?

那是老百姓眼中的豕食、腥臭无比的东西,万一要是让百姓知道老朱吃这些东西,那岂不是让皇帝的脸面一落千丈?

别说老朱有山珍美味可以吃,他就算是没有吃的,也不会吃这么掉份儿的东西。

于是,老朱黑着脸冷哼了一声。

汤和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韩度,摇头苦笑说道:“韩度,老夫知道这些天京城中你吃豕食的消息传播甚逛,但是你也没有必要把百官都算计了吧。”

最重要的是韩度你算计百官不要紧,可你万万本把皇上也算计进去啊。

这是要死人的。

汤和只帮韩度说了一句话,余光瞥见皇上冷峻的脸色,便不敢再多说什么了。只得在心里叹息,韩度你小子今天是死是活,可就要看天意了。

韩度看着老朱冒着冷气的脸色,心里没有丝毫惧意,抱拳一拜说道:“皇上明鉴。大唐贞观年间,有蝗虫肆虐天下,百姓苦不堪言。天可汗、唐太宗李世民振臂高呼‘人以谷为命,而汝食之,是害于百姓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,尔其有灵,但当蚀我心,无害百姓。’生吃蝗虫,已解天下万民之困。”

老朱听着,好似品味道一下东西出来,脸上的冷峻之意飞速褪去。

韩度抬头见了,心中顿时一定,肃穆说道:“天可汗为天下百姓争夺口粮,不惜生吃蝗虫。今陛下为天下百姓再开食物来源,吃这些又有何不可?”

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千百年来仍然是被百姓所津津乐道?不是说李世民究竟有多牛掰,当然他的确也是牛掰,但是也没有牛掰到无人可及的地步。

但是为什么其他的皇帝,没有李世民在民间的影响力?究其原因,就在于李世民会包装、懂宣传。

就拿吃蝗虫这件事来说吧,放在一般皇帝手里,无外乎做些下旨、祭天、拨银子赈灾的事情。但是落到李世民手里,却变成了一场风光艳丽的政治秀场。瞬间博得了全天下百姓的同情与谅解,不花一文钱,便让其美名千古流传。

后世品论起历朝历代的皇帝,都认为李世民第一,朱元璋第二。但是这就说明老朱真的比李世民做的差吗?在韩度看来,并非如此。

开局一个碗,不过十几年便鼎立天下。在韩度看来,这已经不是传奇了,这是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神话。

能够一手创造这样神话的老朱,会比李世民差?

老朱之所以在历史上的声名不如李世民,在韩度看来就是不会自我包装与宣传。比如说,老朱推翻元朝,再造华夏衣冠,本来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。这事要是包装宣传好了,老朱在历史上的地位就不会比李世民差。

但是偏偏,老朱的功绩就仅仅是被“驱除鞑虏”四个字给代表,一点气势都没有,也无怪别人说他“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,其次则朱元璋耳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阳光下写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爱尚小说网23xs1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姬唐

姬唐

乔木兮有思
一个厌倦浮华的现代人,一朝穿越大唐武德年间,成为了一个传承悠久家族的唯一嫡系……他默默地成长,为了不被当作异类,更是在五岁时才开口说话……因救平阳公主而被封男爵……他隐藏幕后拨动历史的车轮................
历史连载423万字
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

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

物语000
皇帝吐血晕倒,年幼太子被迫监国!文官集团把他当成汉献帝,不料监国第一天,七岁皇太子就对嘴炮们举起屠刀……皇帝闻讯大怒:“逆子,父皇让你监国历练,为何大开杀戒?”太子很委屈:“大明太穷,满朝尽是奸佞,不杀不立!”皇帝:“流寇四掠,建奴寇边,该杀的是他们!”太子:“流寇建奴不成气候,两年全部平定。”皇帝:“黄口小儿,你比袁崇焕还能吹,十年平定流寇建奴,皇帝你来当!”太子:“给儿臣五年,还你一个盛世大明
历史连载330万字
谍海风雷

谍海风雷

只爱煞英雄
谍海多凶险,于无声处听惊雷!我们编不圆演不像只会丢人现眼,可他们一旦失手就会丧失性命。
历史连载272万字
我的公公叫康熙

我的公公叫康熙

雁九
都说给皇帝做媳妇难,其实,给皇帝当儿媳妇也不容易,尤其是正值盛年的皇帝!带着我的冤种老公,沉浸式见证“九龙夺嫡”。(本文日常系,生活流)
历史连载922万字
亮剑之独立大队

亮剑之独立大队

爱唐朝
李云龙不耐烦地说道:“你爱干什么干什么,用不着请示汇报,只要能够抢来鬼子和伪军的东西,我什么也不管。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,只许占便宜,不能吃亏。”徐大龙等的就是这句话,他立正敬礼,大声说道:“是,您就瞧好吧!”
历史连载414万字
庆余年

庆余年

猫腻
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留余庆,留余庆,忽遇恩人;幸娘亲,幸娘亲,积得阴功。劝人生,济困扶穷……而谁可知,人生于世,上承余庆,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,正是所谓岔枝发:东风携云雨,幼藤吐新芽。急催如颦鼓,洗尽茸与华。且待朝阳至,绿遍庭中架。更盼黄叶时,采得数枚瓜。…………
历史全本564万字